全国服务热线:0312-3581668 / 173-3406-4433 / 139-3139-8798

您的位置: 首页 > 综合资讯 > 种植技术

全国服务热线

0312-3581668 173-3406-4433 139-3139-8798

中药材种植技术——牛蒡子

作者:安国新苗中药材种植联合社时间:2023-11-09 16:36:59次浏览

信息摘要:

种植牛蒡时,宜选择土层深厚、肥沃、土质疏松、具备排灌条件、无连作的地块,前茬作物以小麦、薯类为宜。深耕40~50cm,每亩施入磷酸二铵50kg、尿


       种植牛蒡时,宜选择土层深厚、肥沃、土质疏松、具备排灌条件、无连作的地块,前茬作物以小麦、薯类为宜。深耕40~50cm,每亩施入磷酸二铵50kg、尿素30kg、农家肥4000kg或有机肥80~100kg,耙细整平,结合深翻每亩用500ml辛硫磷乳油兑10kg油渣制成毒饵施入土内,杀灭地下害虫,减轻来年虫源。

       牛蒡是二年生草本植物,第一年营养生长,叶面积较小;第二年生殖生长。采用套种或复种的方法,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。
      地膜玉米+牛蒡套种模式:半覆膜玉米套种牛蒡子。起垄覆膜,垄高 5~10cm,垄宽30~40cm,垄间距15~20cm,玉米播于垄上,牛蒡子播于垄间。牛蒡子播种时间在玉米播种完成后,也可在玉米定苗完成后进行。玉米品种应选择生育期较短的鲜食早熟品种,适当减小玉米种植密度,每亩以 3000 为。玉米成熟后应尽早收获割去地上茎叶,给牛蒡子提供充足光照时间和良好的秋季生长环境。收获玉米时,尽可能地保护地膜,提高土壤的抗旱抗寒能力,做到1次覆膜,两年使用。



       采用种子穴播。种子应选用当年健壮、无病虫害的植株采收的种子,避免使用陈年种子,纯度≥ 98.0%,净度≥ 95.0%,含水量≤10.0%,发芽率≥ 80.0%。春、夏秋均可播种,但以春播为好。春播时间3月下旬~4月上旬,秋播在 8~9 月。株行距50~60cm。采用种子穴播,每穴点人种子 3~4粒,播后覆土 2~3cm,稍加镇压。每亩用种子2~3kg。


       中耕除草      

       幼苗期或第二年春季返青后要进行松土,同时前期要特别注意除草,除草原则是除早、除小、除了;后期叶子较大时停止中耕除草。
       间苗定苗
       当苗长至4~5片真叶时,按株距50cm间苗定苗,间下的苗如有缺苗处,可带土移栽。
       追肥
       一般播种当年生长期(营养生长期)不进行追肥。第二年生殖生长期进行追肥,对提高产量和质量有明显效果。土壤肥力好、长势旺的地块于开花前追1次肥,每亩追施磷酸二铵20kg;地力差、长势弱可在返青后和抽薹前各追1次肥。追肥种类一般返青后追肥以氮肥为主,每亩追施尿素15~20kg;抽薹前追肥以磷钾肥为主,可促使植株分枝增多和籽粒饱满。如要追施农家肥,可在土壤解冻前运到田间撒开,返青后结合中耕除草和追肥施入土壤。遵照配方和平衡施肥的原则,合理补微肥。增施腐熟的有机肥和磷钾肥,配合推广使用生物菌剂、生物有机肥,改善土壤团粒结构,拮抗有害菌,增强植株抗病抗逆能力,大大提升植株的健康增产潜力。

       牛蒡主要病害有叶斑病、白粉病等,此类病害在蔬菜、瓜果、茶叶等绿色生产、控害减灾方面多采用如下措施:
       (1)叶斑病
       ①病原及症状:属半知菌亚门真菌。多发生于7~8月多雨季节。危害叶片,病斑黄色,严重时整个叶片变成灰褐色枯萎死亡。
       ②防治方法
      ★农业防治:清洁田园,清除枯枝残体,对种植田块及周边进行人工除草;增施腐熟的有机肥,合理补微肥。配合推广使用生物菌剂、生物有机肥,拮抗有害菌,增强植株抗病抗逆能力;生长期发现病叶,立即摘除烧毁,及时拔除重病株深埋或烧毁;合理实行轮作倒茬。

     ★生物防治:预计临发病之前或发病初期,选用0.5%小檗碱水剂30~50ml+沃丰素[植物活性苷肽≥3%、壳聚糖≥3%、氨基酸、中微量元素≥10%(锌≥6%、研≥4%、铁≥3%、钙≥5%)]25ml+80%大蒜油5~15ml+农用有机硅2000倍液,兑水15kg定期喷雾。
     ★科学用药防治:预计临发病之前或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,可选用42%寡糖·硫黄悬浮剂600倍液,或1:1∶150的波尔多液等均匀喷雾。发病初期也可喷施10%苯醚甲环唑水乳剂1000倍液,或80%络合态代森锰锌1000倍液等。视病情把握用药次数,一般7
~10天喷1次,连续3次左右。其它选用药剂和防治方法参照“芍药叶斑病”。
       (2)白粉病
       ①病原及症状:属子囊菌亚门、单囊壳菌。多发于高温干旱天气,危害叶片。白粉病初期在叶片上呈现浅黄色小斑点,以叶正面居多,后逐渐扩大,病叶上布满白色粉霉状物,在温湿度适宜时病斑可迅速扩大,并连接成大面积的白色粉状斑。潮湿和通风光线不好时利于发病,发病后叶的两面有一层灰白色粉末,而后生出黑点,最后全部干枯脱落。
      ②防治方法
       ★农业防治:注意田间通风透光,摘除病叶烧掉,合理密植,选择南北行种植为宜。增施腐熟的有机肥,合理控氮肥和补微肥。配合推广使用生物菌剂、生物有机肥,拮抗有害菌,增强植株抗病抗逆能力。选用抗耐病良种。
     ★生物防治:参照“射干锈病”。
     ★科学用药防治:预计临发病前或初期及时用药,可用42%寡糖·硫黄悬浮剂600倍液,或10%苯醚甲环唑水乳剂1000倍液等保护性防治。治疗性药剂可选用40%醚菌酯·乙嘧酚(25%乙嘧酚+15%醚菌酯)悬浮剂1000倍液,或唑类等杀菌剂。防治方和选用药及技术参照“凤仙花白粉病”。视病情把握用药次数,一般7
~10天喷1次药。


      牛蒡主要害虫有蚜虫、红蜘蛛等,此类害虫在蔬菜、瓜果、茶叶等绿色生产、控害减灾方面多采用如下措施。
       (1)蚜虫

       同翅目、总科。
       ①为害状:蚜虫对牛蒡在高温干旱的条件下危害较重,严重时可造成绝产。在5~9月间发生较为严重,成、若虫均聚集在新芽、未展开叶片或者花上,吸取植物汁液。使心叶皱缩不能展开,危害花正常授粉,并导致叶片留下点斑痕,严重影响植株生长。
       ②防治方法

       ★物理防治:参照“地榆蚜虫”。 

    ★生物防治:早期防治蚜虫,消灭传毒介体,用新鲜红辣椒0.5kg(越辣越好),捣烂加水5kg,加热煮1小时,取其滤液喷洒。用0.36%苦参碱水剂800倍液,或2.5%多杀霉素悬浮剂1500倍液。
    ★科学用药防治:把握在无翅蚜发生初期未扩散前用药,用92.5%双丙环虫酯分散液剂15000倍液喷雾防治。其他选用药技术参照“地榆蚜虫”。

       (2)红蜘蛛

       属蛛形纲、蜱螨目。
       ①为害状:常群集于植物叶背面。个体很小,不易被发现,一旦发现其为害,往往已受害较重。初期叶片失绿,被害处呈黄色小斑点,后逐渐扩展到全叶,叶缘卷曲,以致焦枯、脱落,严重时植株死亡。

       ②防治方法

       ★农业防治:清洁田园,将枯枝、烂叶集中烧毁或埋掉。
    ★生物防治:成、若螨零星出现,用0.36%苦参碱水剂800倍液,或5%天然除虫菊素乳油1000倍液,或0.5%藜芦碱可湿性粉剂600倍液,或2.5%浏阳霉素悬浮剂1000倍液,或亩用1kg韭菜榨汁+肥皂水(大蒜汁)等均匀喷雾。
    ★科学用药防治:把握灭卵关键期。当田间零星出现成、若螨时及时喷施杀卵剂,24%联苯肼酯悬浮剂 1000倍液(保护天敌),或34%螺螨酯悬浮剂4000倍液,或27%阿维螺螨酯悬浮剂3000倍液等均匀喷雾。田间点片出现,预计发生态势上升应立即防治,可优先选用24%联苯肼酯悬浮剂1000倍液,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天敌和传媒昆虫。其他药剂可用30%乙唑螨腈悬浮剂4000倍液,或1.8%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,或73%炔螨特乳油1000倍液,或57%炔螨酯乳油2500倍液等喷雾防治。主张其他杀螨剂与阿维菌素复配喷施,加展透剂和1%尿素水更佳。视情况把握防治次数,一般间隔7
~10天喷1次。要喷匀打透。药剂之间可相互合理复配使用,减量控害。注意交替轮换用药。

       (3)地下害虫

        牛蒡地下害虫主要有:蛴螬、蝼蛄、金针虫、地老虎等。
       防治方法:蛴螬防治参照“山银花蛴螬”,蝼蛄防治参照“麦冬蝼蛄”,金针虫防治参照“芍药金针虫”,地老虎防治参照“蓖麻地老虎”。



       牛蒡种子成熟期在8~9月份,当总苞变黑时应分期分批将果枝剪下,随熟随采,一般分2~3次便可采收完,应晾晒在通风干燥处。

       果枝干燥后可用脱粒机脱粒;或者直接搓揉用木棒等敲打脱种子,再用网筛去除枝叶、果柄等杂质,晒干、装袋。


【推荐资讯】

返回列表 本文标签:

Copyright © 安国新苗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  版权所有  冀公网安备13068302000084号  备案号:冀ICP备16028761号-3
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版权,请联系我们(24小时内删除),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