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茱萸对土壤要求不严,一般山坡地、平原、房前屋后、路旁均可种植,每亩施农家肥2000~3000千克作基肥,深翻暴晒几日,碎土耙平,作成1~13米宽的高畦。
用根插、枝插和分蘖繁殖。
根插繁殖
选4~6年生、根系发达、生长旺盛且粗壮优良的单株作母株。于2月上旬,挖出母株根际周围的泥土,截取筷子粗的侧根,切成15厘米长的小段,在备好的畦面上,按行距15厘米开沟,按株距10厘米,将根斜插入土中,上端稍露出土面,覆土稍加压实,挠稀粪水后盖草。2个月左右即长出新芽,此时去除盖草,并浇清粪水1次。苗高5厘米左右时,及时松土除草,并浇稀粪水1次。翌春或冬季即可出圃定植。
枝插繁殖
进1-2年生发育健壮、无病虫害的枝条,取中段,于2月间,剪成20厘米长的插穗,插稿须保留3个芽眼,土端截平,下端近节处切成斜面。将插穗下端插入1毫升/升( ppm)的吲哚丁酸溶液中,浸半小时取出,按株行距10厘米×20厘米斜插入苗床中,入土深度以穗长的2/3为宜。切忌倒插。覆土压实,浇水遮荫。一般经1-2个月即可生根,地上酃芽抽生新枝,第二年就可移栽。
分蘖繁殖
吴茱萸易分蘖,可于每年冬季距母株50厘米处,刨出侧根,每隔10厘米割伤皮层,盖土施肥覆草。翌年春季,便会抽出许多的根蘖幼苗,除去盖草,待苗高30厘米左右时分离移栽。
接株行距2米×3米,挖穴深60厘米左右,穴径为50厘米,施入腐熟基肥10千克。每穴栽1株,填土压实浇水。
移栽后要加强管理,干旱时及时浇水,并注意松土、除草。每年于封冻前在株旁开沟追施农家肥。当株高1-1.5米时,于秋末剪去主干顶部,促使多分枝。开花结果树应注意开春前多施磷、钾肥。老树应适当剪去过密枝,或砍去枯死枝或虫蛀空树干,以利更新。
施肥
移栽后要加强管理,干旱时及时浇水,并注意松土、除草。每年于封冻前在株旁开沟追施农家肥。当株高1-1.5米时,于秋末剪去主干顶部,促使多分枝。开花结果树应注意开春前多施磷、钾肥。老树应适当剪去过密枝,或砍去枯死枝或虫蛀空树干,以利更新。
整枝修剪
幼树株高80~100厘米剪去主杆顶梢,促其发芽,在向四面生长的侧枝中,选留3~4个健壮的枝条,培育成为主枝;第2年夏季,在主枝叶腋间选留3~4个生长发育充实的分枝,培育成为副主枝,以后再在主枝上放出侧枝。经过几年的整形修剪,使其成为外圆内空,树冠开阔,通风透光,矮杆低冠的自然开心形的丰产树型,3~4年之后便可进入盛果期。每年冬季还要适当地剪除过密枝、重叠枝、徒长枝和病虫枝。结枝梢粗壮、芽饱满的枝条应予保留,均能形成结果枝。每次修剪之后,都要追施1次肥料,以恢复树势。
植株进入衰退期后,长势逐年减弱,花芽减少,产量下降,此时可将老树砍伐,抚育根际萌蘖的幼苗,进行更新复壮。
煤病
又称煤污病, 是由于蚜虫、蚧壳虫在吴茱萸上为害, 诱发不规则的黑褐色煤状斑。后期叶片和枝干上覆盖厚厚的煤层, 病树开花结果少。
防治方法:
蚜虫和蚧壳虫发生期喷洒2000-3000倍稀释的40%乐果乳油剂, 或25%亚胺硫磷800~1000倍液, 每隔7天1次, 连打2~3次。发病期喷1:0.5:150~200波尔多液, 10~14天1次, 连打2~3次。
锈病
该病主要危害吴茱萸的叶子, 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形成近圆形不太明显的黄绿色小点, 橙黄色小疱斑, 致使叶片枯死。
防治方法:
喷波美0.3度石硫合剂或65%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, 7~10天打一次。
老木虫
幼虫在树干内蛀食, 茎干中空死亡, 7~10月份在离地面30厘米以下主干上出现未状胶质分泌物、木屑和虫粪。
防治方法:
用小刀刮去卵块及初孵虫,幼虫蛀入木质内部, 可在蛀孔外灌入可湿性六六六粉50倍液, 或用药棉浸80%敌敌畏原液塞入蛀孔, 封住洞口杀幼虫。
一般于定植后2~3年开始试花结果。采收期与品种有关,早熟种在7月上中旬开始采收;晚熟种在8月上旬开始收获。当果实由绿转为橙黄色时即可采收。选晴天早晨,趁露水未干时采摘,以减少果实脱落。采收时,将果穗成串剪下,注意切不要将果枝也剪下,或折断果枝,以免影响下一年开花结果。一般3年生树,每株可收干果1~2千克;6~7年生树,可收干果3~5千克;折干率为2.5∶1。健壮植株可连续结果20~30年。
果实采回后及时摊晒,晚上收入屋内或放晾棚内摊开,不可堆积,以防发酵,白天再搬出摊晒。连晒7~8天,即可全干。如雨天,可用火烤干,温度以不超过60℃为宜,以免挥发油类散失,影响质量,无论是晒干或烤干,都应经常翻动,使干燥一致。干后,用手搓揉,使果实与果柄分离,然后筛去果柄及杂质即成。随即装入竹箩或木箱内,贮藏于干燥通风处。果实不分等级,以果实干燥、饱满,坚实有香气,无枝梗、杂质,无霉变为合格;以饱满,色绿,香气浓郁者为佳。